宋元之后蜡染向西南回归

  随着染缬技术的发展,蜡染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示出来。蜡染的重要原料缺乏,因为蜡染需要大量使用蜡,唐代的养蜂业,尚不发达,蜂蜡产量少,主要靠从西南等地纳贡,因此人们积极寻找替代品,从而促使了灰缬的产生。灰缬最早出现在宋代,早期是直接用“灰药”染青,“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归姓者创之。以布抹灰药而染青,侯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冲衾幔之用。后来,人们将防染技术与药斑布结合,以镂空花版覆盖在布上,然后涂以胶状防染浆剂,再入蓝色染液浸染,去处后刮除浆剂,镂空部分则出现白花。灰缬的成本和效率比印模的蜡染要经济实用得多,因此,自宋代以后,蜡染逐渐失去了市场。
  宋代由于染缬的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制作精致的染缬服饰及生活用品,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负担。为印制奢侈,提倡朴素,政府下令禁止染缬的生产和使用。宋仁宗规定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宋徽宗也于政和二年“禁止民间打造,令开封府严申其禁,客旅不许兴犯缬版”。这样的法令对于包括各种染缬在内的印染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到了元代,当朝者的残酷统治以及民族歧视使得南方经济文化遭受重创,染缬业也骤然低落。元贵族的尚武习性和追求奢侈生活的风气以及统治者对西亚文化的推崇,导致富贵华丽织金锦缎全面流行,而清丽雅致的各类染缬则失去了发展环境。一度流行天下、贵贱通用的蜡染从此在终于地区销声匿迹,蜡染的中心区此时已经向南移至西南的崇山峻岭中,并在西南地区长盛不衰。
  尽管在唐代以前,西南地区的原住少数民族可能就已经使用蜡染,但将蜡染发扬光大、传承至今的却是一批后来者。在唐宋时期活跃在洞庭湖畔的武陵蛮、五溪蛮等族群,在执政者的不断打压下,被迫向南迁徙。有的向西进入川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有的经川南和黔西北迁入云南,向南迁入湘西和广西;有的又由桂北进入黔南、黔东南。真是他们这一悲壮的大规模迁徙活动,为蜡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他们的行进路线和血泪历史需要记录,这些没有文字的族群就借蜡染行使了图案史书的功能;另一方面,为了对族群进行区分,以便让子孙日后凭以相认,他们规定了各自的徽标,以蜡染的方式将其标记在服装上,并忠实地代代相传。为了美化生活,传达理想的信念,他们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通过制作蜡染服饰和家居用品表达出来。虽然刺绣也能实现这些作用,但不论是时间还是材料都比蜡染所费要多。因此可以说,蜡染是西南迁徙的少数民族最合适的选择,对蜡染技艺的保存和传承也是他们对中国古代印染文明的贡献。

发表回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