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蜡工具与方法之蜂蜡

 蜂蜡又称蜜蜡,是由蜂群内12-18日龄的工蜂腹部的四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类物质,它与空气接触后凝成小片蜡鳞,每一千克蜂蜡中约含有400万片蜡鳞,这是2万只工蜂一生才能分泌的量。成品蜂蜡色泽呈浅黄、黄色至棕色,熔点为62摄氏度至66摄氏度。蜂蜡的性质和用途早已为人类所知,古埃及人在公元前4200年就利用蜂蜡防腐、防潮的作用来保存木乃伊。蜂蜡优越的防水性能使其在远古时期曾作为盛水用的编制器皿的涂层,古代中医也用它制作中药的丸衣;蜂蜡具有易熔的特性,在古代曾用于青铜器的铸造;蜂蜡具有润滑功能,在古代也常用于纺织纤维的整理;蜂蜡燃烧时能散发香气,古代也常用蜂蜡制作高档蜡烛。综合以上之蜂蜡用途的开发,可以推断,蜂蜡在很早的时期就应用于蜡染。蜂蜡的获取最早是采摘野蜂巢,《诗经-周颂-小毖》有“莫予荓蜂”的诗句,后来已经发展到原洞养蜂,东汉时期开始移养蜜蜂,当时对蜂产品的利用已经涉及医药、印染、制烛等产业,而且南方为蜂蜡主产区,产量较高、质量优良并已广为人知,蜂蜡、蜜烛被列为“常贡”。晋人葛洪《西凉杂记》中记载了南越王献高帝石蜜五升、蜜烛二百枚之事。到了唐代,家庭养蜂还并不普遍,南北山区仍处在凿石养蜂的状态,这在唐诗中也有生动描述。如李贺描写割蜜人“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的惊险情景,顾况也记载了采蜡人“荒岩之间,有以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群峰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的生活。此外,在印染技术及其兴盛的唐代,利用蜂蜡防染制作的蜡斑布也是很盛行,而蜡的来源多出自西南。唐代李吉甫攥写的《元和郡县志》记载,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央王朝的贡献,曾以蜡为大宗。即使到了现代,养蜂制蜡在贵州依然可见,一些人家的屋脚下摆放着蜂巢箱以便自制蜂蜡。“他们养蜂一般任蜜蜂自行飞来飞去,飞来则养,飞去则丢。春天就将特制的竹笼拿到山上安放,待蜜蜂筑巢后再拿回家,蜂巢建在竹笼里面,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牛粪,乍一看就像横着的一只圆形木桶。一般将它放在屋檐下,便于照看。”需要制蜡时,“十一月间割下蜂蜜,放入锅里稍加温。使带蜡的蜜汁流出,然后舀入两层棕皮内,下面放一个碗,两人合力扭棕皮,蜜汁即挤入滴水碗内,即是生蜜。把余渣放回锅内煮后,取出至棕包内包好再用力拧,令汁滴入冷水中,蜡即浮于水面。再将蜡盛在碗内,放入锅里一蒸,熔后即成蜡饼。”但贵州也有很多地区不养蜂,只能购买蜂蜡使用,现在蜂蜡要15至20元500克。在贵州,蜂蜡除了用于蜡染,还可以用于其他纺织工艺,如用于涂抹弹棉花的牛筋弓弦,使之光滑不粘棉;将棉线用蜂蜡浸透,用于制作牢实而光滑的综线;还可以用来煮布,以达到对布料的软化处理。

发表回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