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家家户户开有染坊,人人会用蜡刀,如今已是处处餐馆和客栈
伍德华和家人正在画蜡染。
图文/本报首席记者周强
黄果树石头寨,一个布依村寨,这里因石头闻名于世。又因每家每户都制作蜡染,也被称为蜡染之乡。
伍德华今年24岁,“六月六布依蜡染坊”的老板,他的店就位于蜡染之乡的“心脏”地带——蜡染一条街。
如今,这颗“心脏”正在停止跳动。以往,每家每户都在制作蜡染,但现在大多都已变成餐馆、旅社。
伍德华成了最后的坚守者。
“蜡染一条街变成了烧烤一条街。”他颇为失落地说。
最后的坚守
蜡染一条街长不足100米,居民不到20户,现在街道两旁布满了餐馆、农家旅社。
如今是旅游旺季,许多村民聚在街口,游客来了他们便围上去询问:“烤烧烤吗?”
伍德华的童年是在这条街度过的。他回忆说,白天,母亲劳作一天后,到了深夜还会点起蜡烛,制作蜡染,他耳濡目染,也学起了蜡染。他接触蜡染时,只有8岁。
“太神奇了!”他笑着说,母亲的技艺令他痴迷,他试图画上几笔,但母亲却担心他画不好,阻止了他。
年龄大些后,他开始慢慢画蜡染。
实际上,和他年龄相当的孩子,大多有同样经历。这里每家每户都会蜡染。
蜡染,已在石头寨传承了数百年。在伍德华记忆中,以往,妇女们总是穿着布依族服饰,坐在家门前画蜡染。
这里也常引来无数外国人,他们对这项神奇技艺惊叹不已。2000年,这里因蜡染的兴盛被命名为蜡染一条街。
有一名70多岁的德国老太太每年都会来这里。起初,她对神奇蜡染羡慕不已,但如今,见到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蜡染,老太太非常失望。
事实确实如此。伍德华的“六月六布依蜡染坊”现在成了街上唯一的蜡染店,蜡染一条街没了以往的兴盛,取而代之的是烧烤店、农家乐、旅社。
还能证明这里蜡染曾兴盛一时的证据是,街口牌坊上的“蜡染一条街”五个大字。
8月1日下午,伍德华和两位姐姐围坐在一起在画蜡染。他们画的是手工蜡染,神奇之处在于布依族同胞将日常生活的画面,进行加工,然后通过蜡刀呈现在白布上,关键是,世上绝无一模一样的画。
手工蜡染,追求精细,十分耗时。
伍德华现在充满了失落感——他是最后的坚守者。
“如果不做这个,就像对不起自己祖先一样。”他说,他不想这项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在自己的手中消亡。
“又累又不赚钱”
改变是从10年前开始的。
那时石头寨掀起一股商业开发热潮,由于靠近黄果树瀑布,这里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游客。
石头寨的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许多人关闭了蜡染店,放下了蜡刀。
伍德华记得,2年间,蜡染一条街一半的民房就变成了农家乐、旅店,再到最近五六年,只剩下他一家蜡染店了。
他理解同村人的选择。
“又累又不赚钱。”他说,如今,他靠蜡染店为生,一个月才赚2000元,而且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如遇到一件“大单”,按一天画8小时计算,都要画上一个星期,而一件“大单”也就能卖到3000元左右。
不过,搞烧烤就不一样。现在正是石头寨旅游旺季。伍德华说,他的邻居们搞烧烤,一天就可赚一两千元。
伍德华的邻居伍先生也会蜡染,他现在是一家餐馆的老板。他说,开餐馆不赚钱,不过还是要比开蜡染店好太多。
实际上,伍德华的父亲一直不同意他开蜡染店。
“大家搞烧烤,都在装修房子了,就你搞蜡染!”他的父亲说。
尤其在下雨的时候,他的房屋会漏雨,父亲更是会一阵抱怨,“喊你搞烧烤,你不搞。”
伍德华总是不说话,时间久了,父亲也没再多说什么。
他也想过放弃。但他表示,蜡染,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不能在自己手里失传,否则就是对祖先的背叛。
消失的市场
伍德华的母亲马龙琴今年59岁。她的蜡染技艺十分出色。她记得以前蜡染在布依村寨颇受欢迎,许多的布依族女人也靠蜡染养家糊口。
马龙琴说,她赶乡场时,一件倾注制作的衣服,可卖到300元至500元。不过这是在20年前。
她说,而现在,他们花上一个月时间精心制作的衣服,也只能值3000多元。
伍德华分析,“蜡染一条街”变成“烧烤一条街”的主要原因在于,蜡染没有了市场。
“布依族的服饰非常复杂,里面要围,外面也有。”他说,但在过去,布依族同胞即使在放牛、种田时,都会穿上本民族的服饰。
随着商业开发,时尚服饰进入布依族村寨。如今,在石头寨,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仍穿着本民族传统服饰,年轻的妇女早已放弃了。
伍德华认为,蜡染一条街变成烧烤一条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的消失。
他说,现在,大家只有在婚丧嫁娶的时候,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需要布依族服饰时,基本都是紧急订制。
“我们这里都这样了,还不用说整个寨子。”伍德华说,整个寨子200多户人家,会蜡染的人大多都在逐渐老去。
出路在何方?
伍德华决定将技艺传承下去。
他并不担心,这项技艺会在自己手中失传。
每当他开始画画时,他的孩子都会站在他身边,仔细地看他画蜡染,对这项技艺十分好奇。
不过,这只是他一家。令人担忧的是,这里的小孩大多都没有学蜡染了。
伍德华试图为蜡染寻找一条出路。他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开了一家分店,但生意也不能令人满意。
这并非技艺原因。
“以前是散客,现在组团来了,看看就走了。”伍德华说。
实际上,众多画蜡染的人都面临传承、市场之困。清华大学教授贾京生在一篇《论中国民族手工蜡染艺术的出路》中指出,民间手工蜡染技术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不强、经典的蜡染艺术实物大量流失、保护经费不足、工艺传承乏人四大严峻问题。
贾京生警告称,对于手工蜡染的传承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否则将会带来太多的沉痛教训。
他认为,手工蜡染艺术传承,更重要的是对传承人的培养。此外,在使用层面上来说,对蜡染设计创新范围,如拓展服装应用、室内应用、旅游纪念品应用等方面。
没有人知道,未来,蜡染之乡将会走向何方。